为进一步加大零售贷款营销,提升普惠金融质效,实现贷款业务“增户扩面”,济宁审计中心紧紧围绕省联社部署,创新“信用+”体系,加强政银联动,积极指导辖内农商银行联合地方政府启动“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普惠金融全覆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截至3月20日,全市农商银行零售类贷款余额717.17亿元,较年初增加33.81亿元,增幅4.95%,居全省前列。
(一)加强政银联动,凝聚合力试点推进。明确“市县两级同步沟通机制”,济宁审计中心负责对接市政府及市直部门,协调市政府印发《2022年度全市农商银行改革发展工作推进方案》,为辖内农商银行推进“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争取政策支持、营造优越环境;农商银行负责对接县级政府及直属部门,加强政银联动,合力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如泗水农商银行发挥董事长县人大代表的优势,积极向县人代会提出《关于全面推广“无感授信”助力乡村振兴的议案》,获得县政府大力支持,专门成立泗水县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农商银行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县人行、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举办泗水县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启动仪式,在全市率先启动政银联动推进“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普惠金融工程。截至目前,该行已发起“无感授信”网格246个,预授信客户15587户。
(二)做好结合文章,创新推出“信用+”体系。一是借助“敲门行动”掌握信息。积极争取县区政府支持,督导县直各部门、镇(街)向农商银行提供农户(社区住户)等各类主体相关基础信息,联合政府部门开展“敲门行动”,积极走进村居逐户传达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要求,介绍信贷政策,了解居民信息,进一步完善“四张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四张清单”基础信息完善率达到73.86%,居全省第2位。二是与政府工作有机结合。找准政银工作结合点,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与政府乡村治理、乡村文明建设等工作协同推进,由县直各部门、镇(街)、农商银行联合组织开展逐村(社区)、逐户“背靠背”评议,将个人信用、道德文明情况、社会治理参与度等与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挂钩,实现乡村治理“软环境”变为融资“硬实力”,以小额普惠贷款撬动农村治理和信用体系建设。全市农商银行共发起“无感授信”网格3605个,预授信210529户,“有感反馈”已激活2699户。三是创新推出“信用+”体系。坚持“文明增信,升优限劣”理念,将评议项目划分为4大类29个小项,逐项量化分值。其中对违法违纪、“黄、赌、毒”、冒领骗取政府补贴等人员设置一票否决项;对违反交通规章、婚丧嫁娶等不符合移风易俗、违反社会公德等行为人员设置减分项;将获得道德模范、五好家庭、乡村好青年、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体纳入“道德数据库”,设置加分项,立体化、全方位进行评议评分。加强评分成果运用,按照每10分对应1万元授信额度进行累加或累减,真正实现信用变为“真金白银”。
(三)完善服务功能,创新分层分类营销新模式。根据获取客户信息情况,创新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客户分层分类”服务。一是面向有社保、医保和公积金等政务信息的机关事业单位客户,创新推出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济e贷”。客户仅需要一张身份证即可通过“扫码办贷”或手机银行自助申贷、放款,最快26秒完成审批,最高可贷30万元,真正实现“窗口服务”到“掌上服务”。“济e贷”上线4个月以来已累计授信9000余户、金额6.24亿元。二是面向政务信息缺乏的农户、个体工商户、社区居民等客户,通过“信用+”模式,全面开展“无感授信”工作,客户在“零感觉、零操作”情况下获得授信额度,客户经理借助驻点办公时机,指导客户现场扫码对预授信额度进行“有感反馈”,引导安装手机银行办贷、体验用信。三是面向未开展“无感授信”的扫码客户,系统自动获取客户信息,农商银行电话受理中心及时进行电话对接,实行跟踪派单、限时办贷制度,全方位保障信贷服务“全覆盖”,实现“增户扩面”。截至3月20日,全市农商银行零售类贷款户数24.33万户、较年初增加6612户,用信覆盖面8.97%,较年初提高0.33个百分点。
(济宁审计中心 李兆强 魏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