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主动对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下沉服务重心,不断优化信贷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丰富金融场景,为旅游、教培、餐饮等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截至目前,该行共发放涉农贷款2.2万余户,贷款余额78.94亿元。
种下“黄金梨”, 收获“致富果”
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唯美,到“满园尽带黄金梨”的喜悦,初秋时节,脆甜可口“黄金梨”也进入了成熟收获期。在汶上县次丘镇郑楼村黄金梨生态合作社采摘园内,一片片梨树枝繁叶茂,金灿灿的黄金梨挂满枝头,个个圆润饱满,散发出淡淡清香,阳光下透出诱人的光泽,好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今年的黄金梨长势好、皮薄汁多,卖价高,采摘以后肯定是一个大丰收,真心感谢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这笔贷款资金对我来说太及时了!”老郭说。老郭是这家生态合作社采摘园的负责人。前几年,老郭在外地跑水果运输,对水果市场销路比较熟悉。恰逢这两年村里土地流转,索性就决定回乡创业。老郭和几个有瓜果种植经验的乡亲们将荒草丛生、乱石密布的荒山坡开垦成了生态合作社采摘园。然而,在扩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资金问题让老郭一筹莫展。汶上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及时伸出了援手,通过“纾困经营贷”为老郭提供了30万元的授信额度,帮助他顺利渡过了资金难关。
如今,老郭的生态采摘园已经成为当地夏日经济的一大亮点。每到暑假,就有众多市民游客陆续涌入这片绿意盎然的果园,体验采摘的乐趣。除了提供采摘服务,园区内还开展了黄金梨批发零售和农家乐业务。梨园不仅成了老郭的“摇钱树”,还有效地带动了周边旅游和村民就业。
汶上农商银行聚焦当地特色农业,驻村定点开展整村授信,逐村逐户建立农户、合作社种植信息明细台账,精准对接、上门走访,深度挖掘信贷需求,持续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将金融供给更精准投放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为黄梨、蜜桃、西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销售等提供专项金融支持,将信贷资金精准“浇灌”到田间地头,为打造“一村一品”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寓“金”于教,金融风吹起“学业帆”
“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解决了我资金难题,更让我看到了教育机构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汶上县某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张大哥说。
该培训机构是一家主要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学业规划、留学咨询等服务的培训机构,凭借多年的良好口碑,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扩建改造迫在眉睫。由于该培训机构的经营场地性质为租赁,申请贷款无符合条件的抵押物,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成为该校面临的最大瓶颈,扩建计划迟迟无法实施。正当学校束手无策之际,汶上农商银行借助“宜商经营贷”给学校送上了及时雨,经过多番考察论证之后,批复100万元的授信资金用于学校升级改造。优惠的利率、便捷的程序、快速的放款速度,解决了该学校的燃眉之急。有了该行的信贷支持,该教培机构逐渐在培训行业崭露头角,并成功增设了多个体育项目学习培训班,涵盖了足球、篮球、游泳、出国研学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汶上农商银行积极响应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号召,强化“银校”联动,加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学校提供个性化教育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围绕“金融+校园”开展教育生态场景建设,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场景业务,切实解决学校在学费收缴、资金使用等方面难题,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贷”动职业教育提档升级,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当地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金融“添柴”,让“舌尖经济”烟火升腾
特色美食传递的是地方味道,展现的是烟火人间。在餐饮行业,汶上农商银行同样以金融之力,引导村民着力打造特色美食,让村民的生活“有滋有味”,激活了乡村“舌尖经济”。
“这个店我们开在镇上快五年了,客流量大,甏肉和卷煎是我们店的两大特色,平均每天可以卖出一千多元,要是没有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我哪能在离家这么近的地方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看着上下两层的门店吃客爆满,某甏肉干饭店的老板张大哥高兴地说。
张大哥的“甏肉干饭”是当地有名的济宁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亲民的价格,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张大哥急需资金支持。汶上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迅速为他提供了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并由政府提供贴息支持。这笔资金不仅帮助张大哥扩大了店面规模、提升了服务质量,还让他有余力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张大哥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也为当地的餐饮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该行累计走访餐饮行业客户240余户,授信960余万元,将金融“活水”输送至“舌尖”,以金融动能助力餐饮业焕发勃勃生机。
(王慧 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