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微山县爱湖村,青石板路,花草成行、田园气息浓郁,细雨如丝中一幅幅水墨泼画尽在眼帘,人在画里,画在村中。“几年前,村里还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村民们以下湖捕鱼为生,过着‘一条小船八尺长,祖孙三代住一舱’的生活,谁能想到今天的变化。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推窗见绿,出门游园的日子。”爱湖村村民周爷爷说。
老人是爱湖村上世纪70年代上岸后的第一批陆居群众,是渔村从无到有到精致的见证者,如今的他清晨傍晚在村里散散步,看看花草,心情舒畅,满满的幸福感。这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背后是农商银行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的注入成效。今年以来,微山农商银行依托客户经理驻点办公,支持乡村创新创业,探索金融赋能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之路。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51万户、金额61.09亿元。
党建引领业务相融共进,打造农渔发展“新引擎”。该行依托与爱湖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立微山湖“红船扬帆 农进万家”区域党建联盟,推动乡村组织互融、发展联动、治理协同、生态共建,打造“党建红、发展蓝、生态绿”交相辉映的党建示范区。建设“一村一船”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金融夜校”活动,发挥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设立湖上金融教学船,将金融知识普及、生态文明建设、湖区绿色发展纳入培训内容,构建“城、岛、湖”协同发展的红色教育体系。创新水上流动金融服务管理模式,针对辖内渔民“航运在外多、离家时间长”特点,探索“支部建在船上、堡垒连在线上”融荷志愿者流动服务模式,党建推动“信用+”。建立临时党支部,在运河沿线设立流动服务点,依托临时党支部开展“无感授信 有感反馈”活动,实现了“船行千里不迷航,一颗红心永向党”。
支部链接产业,搭建渔民服务的“致富平台”。爱湖村盯准支部链接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整合村级集体水域、路域资源,占地500亩,总投资4700万元的水蛭养殖康源堂项目是该村链接渔业项目的一项试点工程,微山农商银行为其提供了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实现了土地整片规划、成片整理,让家家户户一枝独秀的渔业技能应用到了整片开发,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种植,推动了渔民技术入股、鱼塘分红。依托昭阳街道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快湖区水产养殖转型发展,发展水蛭、蟾酥和芡实等水生中药材养殖,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金融+公司+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将上游原药材种养殖、中游产品生产、下游产品开发诸多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协同推动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猛进湖韵现代渔业庄园、爱湖微山湖水蛭及水生经济植物种养基地等项目,合力打造产地可溯源、品质有保障、产品有口碑的水产养殖全产业体系,不断促进农渔业养殖规模化、集成化发展。创新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新业态,该行累计投放1200万元信贷资金加快推进叙福居·康养城三期等项目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养品牌。链接爱湖村、河合新村等景区化村庄,构建以湖上秘密交通线、湿地公园、大捐片区为节点的旅游环线,打造文旅康养体验游精品路线,形成“农渔+”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
金融助力“非遗+”倾力营造乡村文化诗意空间。该行围绕“巧借运河之势,打造渔乡靓景”,金融助力深入挖掘整理运河文化和渔家风情,传承发展端鼓腔、渔家虎饰、船模、麦秆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特有花糕花馍、端鼓和船模制作进行文化创新,打造“渔娘面蒸”“传家渔鼓”“渔人轻舟”等文创品牌,衍生文创产品,留住乡愁记忆。塑造灵动水乡特色的运河风貌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村庄景观,在该行的金融助力下,形成了以“金融+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工坊+展示展销+非遗体验”的模式,带动了群众就业创业,实现群众家门口收入节节攀升。依托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将驻村客户经理化身乡村金融顾问,开展“一村多员”“一村一员”“多村一员”等多种形式服务,引导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共建人文乡村,共创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
(卜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