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坡镇扫帚加工大户张老板家中,一阵阵浓郁的竹叶清香扑鼻而来,成垛的竹叶、竹竿等原材料整齐地堆放在院子外的空地上。张老板和妻子正在自家小院儿里忙着扎扫帚。这对夫妇是扎扫帚的好手,他们加工的扫帚又结实又板正。
小院不大,堆得满满当当,却又有条不紊。成品区整齐地摆放着一把把不同规格的扫帚。加工区10多名加工工人正在熟练地砍竹丫、锯竹梢,一捆捆杂乱的竹枝毛料,经过破捆、挑拣、对面、编织等工序,短短十几分钟,就“变”成了一把把整齐、漂亮的扫帚。“我们村过去家家户户都扎扫帚,我爷爷和父亲都干过。我今年50岁,干了30多年了。现在扎扫帚比以前好多了,扎得扫帚不愁卖,客户都自己上门拉,农忙时节订单最多的就属‘大扫帚’了。这不,我刚用咱农商银行发放的周转资金进了一大批原料,加班加点也得把这一个大订单提前完成!”张老板对前来上门对接的客户经理一边聊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张老板扎扫帚所用的原料是从浙江进的,一般种完麦子就联系对方送过来。一次要十几二十大车,八九千斤,除了自己用,还会分给村里的小户。“购买原材料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这几年多亏了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让我每次进买原材料的时候都没有后顾之忧。”张老板性格开朗,是个麻利人,招呼客户经理的同时,手里的活儿也没落下。只见他将几根削好的竹枝根部对齐,摆成一排,用脚踩住,双手熟练地将顶部带着叶子的竹梢相互交叉、编织在一起,也就个把分钟的时间,扫帚的主框架就做好了。常年累月地干,张老板技术特别娴熟,编个大棱只需要个把分钟。
在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厂子里又购入了新的加工机器,有了机器助力,他们扎起扫帚把再也不费力了。“以前没这玩意儿,全凭手上的劲儿去拧,干上一天,手生疼生疼的,而且扎的扫帚也不结实,容易掉苗子。现在好了,机器助力,扎得又快又好。”张老板的妻子摆弄着刚扎好的扫帚笑着说,“我们俩人一天能做50多把扫帚,一把14块钱,净落两百块钱不是问题。”
村里扫帚加工干的年代多了,在周边县市已有了名气,销路基本不愁,不过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年轻人不愿意干。村里扎扫帚的村民年纪最大的已经80多岁了。为了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微山农商银行依托“流动金融服务队”上门服务、“金融夜校”小课堂活动为村里的扫帚制作户提供专属服务,帮助他们扩大销路,提供信贷支持等。“有了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扫帚加工做好做大。”
该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服务、加大信贷供给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助力“小扫帚”发展成“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针对从事扫帚收储、加工、销售的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拓宽担保方式,积极推出“创业担保贷”“家庭亲情贷”等信贷产品,有力地推动扫帚产业特色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同时,通过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开展信贷调查、精简审查审批流程、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全力解决扫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和可得性,助力扫帚产业健康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56万户,金额74.51亿元,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 2.1万户、33.62亿元。
(微山农商银行 卜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