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气。
春分后,雨水便多了起来,正值清明,雨落更纷纷。前几日还是阳光明媚,临近清明,天空便被蒙蒙的雾气所笼罩,随后春雨降落,这雨或是和风细雨,或是狂风骤雨,至清晨之时,到黄昏之际,每当看到此景,总会想起杜牧这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毫无新意,用于此时却再合适不过了。也许是因为这首古诗把清明描写的太美了,尽管雨水润湿了草色青青,带走了春的宁静,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凄凉,但行人攘攘依旧融入了这个时节所有的美好,仿佛就连向牧童借问声中都有着这人间四月天的通透与安然。
身在家乡,早早就能感受到清明节日的气息。超市货架上的青团、孩童学校里开展的活动,而清明的故事里,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风俗,最重要的活动便是祭祀已故亲人。“素衣莫起风尘叹,尤及清明可到家”,即使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风尘仆仆,舟车劳顿进行赶路,淅沥春雨,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带上纸钱、祭品以及对亲人的思念,来到坟墓前,清理杂草、摆上祭品、点燃纸钱,燃烧的灰烬连同心中的念想随风飘散,飘向远方。席地而坐,聊聊以往的共同回忆,说说现在的美好生活,仿佛他们从来没有离去。临走前,捧一把新鲜的泥土,插一支嫩绿的柳条,预示着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新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雨后天晴,春光明媚,空气中夹杂着泥土与青草的芳香,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迎春花开遍了公园的角落,黄灿灿的,一片片;枝头的桃花已张开无数个笑靥,变成了一朵静止的粉色云朵;更有满树的樱花在绿叶的陪伴依次盛开芬芳,微风徐来,漫天飞舞。漫步湖边,长及拂水的柳枝上发出嫩芽,阳光下的波纹像是被揉出细纱一样,鸭子在水上嬉戏,营造出一副生机勃勃的画卷。约上三五好友,游走在桃红柳绿的天地间,轻易的就能陶醉在万物复苏的世界里。
人间四月天,清明特有的雨丝欲断还续,带走了忧愁,迎来了希望。又至清明,风轻雨润,缅怀先人,踏青寻春,待烟消雨尽,迎月明风清。
(微山农商银行 布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