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每游览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苏轼于石钟山下得出凡事必要“目见耳闻”,王安石在褒禅山上告诫后人“尽吾志而无悔也”!他们情为水发,心为山动,留下的不止锦文华章,更有传世名言。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带着对古人虔诚的敬仰,我决定登上向往已久的峄山,感受孔子眼中“登东山而小鲁”的壮阔胸襟。
峄山主峰海拔582.8米,几近三分之一泰山的高度,这让很少爬山的我产生了畏难情绪。同事建议我坐缆车上山,步行下山,说这样也可以领略峄山的风采。我思来想去,这确实是一个集节省体力与赏心悦目于一体的最佳方案,于是便寻了一个周末欣然前往。
通往峄山的缆车是开放式的,索道下的风景一览无余。这个季节的峄山,草木丰茂、郁郁葱葱,在半空中看到的就已别有一番风味,这让我对山顶上的景色更加迫不及待。我感叹于现代科技的便利,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便可以让人毫不费力地站在五百多米的峄山之颠。我感受着海拔五百多米高空的风呼啸而过,呼吸着山顶上沁人心脾的纯净空气,俯瞰脚下的群山连绵不绝,走到望鲁台试着于曾经站在这里的先贤们共情,却有一种陌生感油然而生,仿佛让我置身于峄山之外。坐缆车上山的我,难道错过了些什么?
带着第一次索道上山而未能饱览峄山之景的遗憾,我开启了第二次登峄山之旅,没错,这次是步行,一步一个脚印。考虑到自己的体力,我没有对自己爬山的速度有过多的要求,这样反而让我有时间驻足观赏沿途的景色。相较于第一次登上山顶的执着,路上的风景对我来说却更有吸引力,因为此时的我已不仅仅是想去征服一座山,而是带着心中之念去体验筋疲力尽之外的快感。
身处山中才发现,人们对于峄山“奇峰怪石林立,古迹随处可见”的评论,并无半点掺假,自然景观于人文古迹的结合相得益彰。前人碑刻上的文字仍可以清晰识别,原来历史沉淀后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是如此的跌宕人心。峄山之奇,奇在它并非一级级台阶堆砌而成,而是石头与石头的相互融合,有时走着走着便发现无路可走,需细心留意着每一处角落,说不定一块不足半尺的石头就是前行的道路;峄山之秀,秀在每到一处便有不一样的风景,有时是山中石缝间突然吹来的凉风,有时是与山浑然天成的一处的风景,有时是古人留下的真迹。我庆幸自己这次选择徒步登山,也更加钦佩古人所到之处皆有感怀的毅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我们常常因为贪恋山顶的景色,就妄想走什么捷径,但却忽略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们很少走过的地方,风景往往更加秀丽。山顶的景色固然优美,但只有奋力向前攀登,才会领略奇异之境。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每一步都是一个高度,只有脚踏实地得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登得更高,走得更远。
(邹城农商银行 刘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