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济宁市银行业协会官网
Investigation
调查研究

专家视野 您的位置:主页 > 调查研究 > 专家视野 >
奋力开创新时代金融事业新局面
2018-04-18 返回列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十九大报告中直接点到“金融”的地方就有6处,其中发展绿色金融、改善民生、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等更是与金融密切关联。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要求,明确了新时代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核心任务,为金融机构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家姓“党”、姓“农”的大型国有银行市级分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进程、促进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个人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一、坚定不移支持实体经济,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金融支撑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金融业也必将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投入、提效率、去通道、减链条,使实体融资环境逐渐生态化,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既要助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也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供给侧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要通过实施差别化管控,收紧“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盘活沉淀在过剩产业、“僵尸企业”的金融资源,为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释放新空间,引导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要从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入手,尽快构建适应新经济的信用管理体系,满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催生下的新企业需求,创新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全面革新信用管理。要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商,从做业务转向做客户、从做产品转向做方案,建立“渠道+场景”、“线上+线下”的投、保、贷、租一体化的综合金融供给体系。
 
  二、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国家战略,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金融无疑是关键一环。农业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更要在其中发挥主流、主导和示范作用。要依照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农村总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供给,创新符合田园综合体建设、生态旅游、环境整治等融资要素的特色产品,从整体上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产、供、销环境,加大对农村特别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主体、“三权”改革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从农民信用数据库建设出发,构建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金融互联网,将搭建农民个体的信用体系作为破解融资难、融资慢的主路径。创新产品盘活“三权”,让信用和产权成为农民融资资本,促进创业增收。要以合理定价的充裕金融供给,平抑充斥在农村市场的借贷高利,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要借鉴金融骨干下派乡镇挂职模式,推动更多金融人才到乡镇农村挂职、工作,造就一支懂“三农”的金融复合型队伍,为乡村振兴融资又融智,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近几年,我行先后安排近20名市级、县级干部到地方政府挂职,为精准服务“三农”搭建了桥梁。
 
  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建设美丽济宁贡献金融力量
 
  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绿色是农行本色,必须持续增强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旅游建设的资金需求和融资特性,创新信贷模式,匹配具有绿色特点的融资产品,助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发展绿色金融,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有计划、前瞻性地区别对待绿色新兴产业和传统落后产业之间的信贷转化,以资本节约、质量改善、效益提升为核心,引导资金投向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污染防治等领域,加快建立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围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要以“商行+投行”的形式,发行绿色金融债,推进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丰富绿色金融服务内涵,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二维码
济宁市银行业协会官网 电话:0537-2907109 2907101 传真:0537-2907109 邮箱:jnsyhyxh@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金宇路6号
Copyright ©济宁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9006668号   技术支持:济宁市银行协会